时代在变,社会在进步,人们的思想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改变,国内外的不同文化交融碰撞,加速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。一方面,大量引进外来的产品、技术和文化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,打破了闭关锁国的局面,有力地推动了国家的现代化进程。但与此同时,也有人担心过度的“去中国化”会对中国的文化自信心产生影响,且国外的一些生产企业和品牌也因此侵权中国的创意成果。这种“去中国化”的趋势,需要我们镇定思考,正确应对。
去中国化并不是什么好现象。在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中,我们需要更多地拥抱不同国家和文化,接受他们的特点,同时展现自身的实力和特色。过度的模仿和跟风,缺乏自我风格和独特性,会让我们的文化显得越来越单薄和乏味。同时,还有挺多企业到中国开店,还把自己的一个中国标签都去了,这其中缺人本身是对中国文化的不尊重。恰当地引进和利用外来文化和产品,融合到中国传统文化中,有利于中国文化的创新和发展,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做出贡献。
要正确应对“去中国化”,加强社会文化教育和国家文化自信心的培养至关重要。在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,强国之路需要自信和进取,需要吸取别国优秀文化之长,也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,摆脱“又红又专”的尴尬。企业更需要在产品开发上注重个性化和文化独特性,做出深入文化理解和创意的产品。仅有自信的中国文化方能获得持续向前的动力,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走得更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