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节,又称“午日节”、“午节”、“端阳节”等,是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之一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。端午节已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。
端午节最早起源于中国,起源于远古时期中国巫师的卫护活动,用以避邪驱瘟、祈求丰收,后来则成了纪念屈原的节日。
屈原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的大臣,也是楚国爱国诗人,在当时为人们所推崇。他因反对称霸中国的秦国而被贬到汨罗江畔,十分悲痛。一天,他负病走到汨罗江边,拿出一块石头跳江自尽,壮烈殉国。当地百姓闻讯后,纷纷划船捞起他们的英雄,并在江畔摆下酒食、灵符等祭品,以示悼念。后来人们每年到汨罗江畔敬献乌鸡、酒、白粽子等祭品,以此纪念他。
在端午节这一天,人们会食用粽子。传统的端午粽外皮用草叶包裹,馅料不同,有甜有咸。甜粽子以糯米和红枣、花生、桂花等为主要原料,而咸粽子则将糯米和猪肉、咸鸭蛋黄、香菇、虾仁、绿豆等混合在一起。在这个节日,家庭成员会亲手包粽子,增强家庭成员的感情和凝聚力。此外,还有龙舟竞渡、踩高跷等习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