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元前221年,一个统一中国的君王——秦始皇问世了。他宣布了“废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的政策,只许流传一门学说——儒家思想。这个决策也引起了很多争议。为什么秦始皇会废黜百家,只尊儒家呢?
众所周知,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,手下留情,收编各国名士,让他们为秦国传道授业解惑,制定统一标准,于是《太康》《咸平》两部书籍随之问世。这里面就包括儒家学说的内容。而且当时儒家学派较为正统,应用广泛,将其设立为国家正式思想导向也是秦始皇权谋之举。儒家思想注重礼仪,重视忠诚、孝亲、慈善等传统美德,有利于稳定统治、规范社会,所以秦始皇将其推广、普及,也奠定了我国儒家思想的基础。
然而,秦始皇废黜百家的做法也有点像“设个天条,一变了之”的意思,这样的决策可能也是一种手段,为其理性统一做安排。而儒家思想的软性推行,与他的统一帝国的长治久安相比,可以起到“糖衣炮弹”的作用。
秦始皇“焚书坑儒”的事情也是他治国一方面的体现。通过这种行为,他可以扫清一些反对派、同时也可以对思想管控进行先锋验收,确保民心稳定。当然,《焚书坑儒论》中部分内容是否属实存疑。
废黜百家,独尊儒术这个政策,一度被人视为对多种文化思想的侵犯,但事实上这段历史也有着更深层次的功利。这个时代的国家家长制度下,国家需要公众的支持,并需要通过公众舆论将自己的使用合法化。而儒家思想的传播品质以及规模正是合法化这个统治的手段。